節能減排與電力工業的關系
1、怎么認識節能減排目標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
???
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研究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時指出:
??? 目前,在節能減排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認識不到位,責任不明確、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實、協調不得力等問題。這里首先是認識不到位。有的認為節能很容易,隨便做些工作就能完成。為什么可以這么說?因為我們每一個單位GDP的能耗,是歐美的5到6倍,是日本的9到11倍,我們降4%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只要作點努力就能完成。
??? 確實,與世界所有國家一樣,中國能源利用效率有著巨大的空間,還有很多很多事情可做。從宏觀層面分析,中國每一個政府部門、事業機構、廠礦企業,甚至每一個家庭都有很大的節能潛力和減排空間,但2006年全國節能減排任務未能達標,今年一季度能耗又不降反升。自從“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萬元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的目標以后,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中國單位GDP能耗比發達國家高若干倍,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比發達國家高10個百分點,中國主要產品能耗平均比先進國家高40%。有了這些概念,給予中國要在“十一五”期間節能20%,減排10%容易得很,其實這些比較都是不可信的。
??? 關于中國單位產值能耗的國際比較,在一個“能源效率和節能”的研究報告中,曾引用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日本能源與經濟統計手冊》2003年版資料。報告明確指出,單位產值能耗的國際比較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主要問題是按匯率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美元不能反映各國的實際情況,尤其是物價低廉的發展中國家;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可能比較接近實際。根據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按匯率計算的單位生產總值能耗,2000年中國每百萬美元GDP能耗為1 274噸標準煤,是日本的9.7倍,是歐盟的6倍,是世界平均的3.4倍。實際上中國的產值能耗與發達國家比較不可能有這么大的差距。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單位產值能耗,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就很小,2000年中國僅比日本高20%.比0ECD平均值甚至低8%。總的說來,中國按匯率計算的單位產值能耗被明顯高估,而按PPP計算的產值能耗又可能偏低。同時單位產值能耗受許多因素影響,上面僅僅分析了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因素,其他還有各國的歷史發展階段,能源結構、社會因素、自然因素、體制因素、價格因素、技術因素、政策因素等等。僅僅用匯率計算的單位產值能耗比較是不可置信的。
??? 關于物理能源效率的國際比較。據說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關于物理能源效率(熱效率)的評價和計算方法是,能源系統總效率由三部分組成:即開采效率、中間環節效率和終端利用效率。三者相乘的積稱為能源系統總效率,中間環節效率和終端效率相乘的積為能源效率。由于物理能源效率僅僅是一種理論上的闡述,還沒有實際應用,國際上很少計算并公布物理能源效率,中國國家統計部門也沒有經過這方面的計算,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得出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在能源效率上的確切差距。
??? 關于中國單位產品能耗的國際比較。當講到中國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浪費嚴重時,還往往用中國單位產品能耗比發達國家高47%或40%來作根據。似乎中國所有工業部門的生產都很落后,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一是原來的研究成果上說的是指耗能大的8個工業部門的產品能耗指標平均數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的結果,并不是指中國所有用能部門的能耗;二是即是8個工業部門的能耗指標,也有許多不可比的因素,有些指標看起來中國的指標比較高,實際上中國并不落后,甚至還是世界的先進水平。如中國燃煤電廠的單位千瓦時的煤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下面還要專門討論,所以所謂中國單位產品能耗比發達國家高40%也是不可靠的。
??? 通過上面的分析說明,拿中國與發達國家比較,認為中國能源利用效率很低是錯誤的,實際上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以來近30年的努力,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不低,要在中國已經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上,實現單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確實難度是很大的,我們必須充分認識中國當前節能的艱難程度,認識我國當前節能形勢的嚴峻性。
2、怎樣認識中國電力工業的能效水平?
??? 中國的能源專家在研究中國電力工業的能源效率時,總認為中國能源轉換效率不高。認為中國火電供電煤耗比世界先進水產高50g標準煤,同時認為中國的廠用電率和線損率也都比世界先進水平高。國家電網公司前總工程師周小謙2006年訪問日本時,日本專家對他說:你們中國實際發電效率是40%多一點,略低于日本,原因在于你們對熱電聯產發電效率核算存在問題。
??? 中國電力工業裝備基本上是在改革開放以后20多年中發展起來的,特別是最近5-10年發展速度加快了,無論是燃煤電廠、燃氣電廠、核電廠、水電廠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廠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先進設備;中國在1978年全國裝機容量只有5 700萬kW,到2006年已經增加到6.22億kW,增加了10倍多。所以中國電力工業無論是發電、輸電和配電都是新設備,有許多世界一流的發電輸電和配電工程,把中國的電力工業看成是落后的,浪費能源的,低效率的是沒有道理的,是沒有根據的。中國視日本為電力工業最先進,能源效率最高的國家,在中國電力工業和日本比較中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中國人自己和日本比較的結果認為中國遠遠落后于日本。而日本人拿日本與中國比較的結果,認為中國和日本都屬于電力工業效率最高的國家。
??? 中國人的比較:在中國能源綜合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中,用火電廠供電煤耗估比較,1990年中國平均供電煤耗為427gce/kWh,世界先進水平為322 gce/kWh(日本),差距為95 gce,中國供電煤耗比日本高出28.6%;2000年中國平均供電煤耗為392 gce/kWb。世界先進水平為316 gce/kWh(日本)。差距為76 gce,中國供電煤耗高出24.1%;2005年中國平均供電煤耗為370 gce/kWh,世界先進水平為312 gce/kWh(日本)。差距為58 gce,中國供電煤耗高出18.6%??傊?,中國"火電廠供電煤耗與日本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實際上中國火電都是燃煤電廠、日本火電及油氣為主,不具備可比性;再說電力工業除了火電,還有核電、水電和可再生能源發電,不能以火電煤耗代表整個電力工業的能源利用效率。
??? 日本人的比較:日本海外協力調查會編印的《2004年海外電氣事業統計》顯示,中國是世界上電力工業熱效率提高得最快的國家,中國在1992年到2002年10年間,火力發電廠的熱效率從34.85%提高到40.36%,提高了5.51個百分點;韓國從36.7%提高到40.0%,提高了3.3個百分點;美國從32.5%提高到33.1%,只提高了0.6個百分點。
??? 日本人還認為:中國2002年火力發電廠熱效率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世界上擁有裝機容量最多的十幾個國家2002年火力發電廠熱效率統計中,日本最高為41.0%,中國居第二位為40.36%,其他國家依次為韓國40%,意大利39.8%,俄羅斯36.5%,澳大利亞33.4%,美國33.1%,加拿大32.1%。從日本海外協查會的統計來看,2002年中國只比電力工業熱效率最高的日本低0.64個百分點,而比其他國家都高得多,如比俄羅斯和英國高4個百分點左右,比美國和加拿大分別高7個和8個百分點左右??紤]2002年以后中國投產了許多超臨界,超臨界的火電大機組,火力發電廠的效率會有更加顯著的提高;中國還計劃在“十一五”期間關停7 000萬kW左右的小煤電,小油電,實行節能、環保、經濟調度,火力發電廠的能源效率會有跨越式的提高,中國電力工業的能源效率會更高。
??? 總的說來,前面兩種比較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煤電、油電、天燃氣發電、水電、核電、風電分別進行比較,但世界各國都是統計火電的能源效率,沒有煤電、油電、天燃氣發電分別統計的能源效率,所以理想的比較方法無條件實行。此外,廠用電率、線損率的比較,也存在同樣問題。拿廠用電率來講,燃煤電要輸煤、磨煤、要電除塵、脫硫裝置。廠用電必然比油氣電廠多,所以中國廠用電率高并不是落后的表現??傊?,中國電力工業能源效率是相當高的。中國電力工業要節能減排,難度是比較大的。
3、關于電力節能與單位GDP能耗變化的主要問題
??? 2006年媒體公布2006年上半年節能情況時說,2006年上半年我國單位CDP能耗比2005年同期年升0.8%,電力行業也上升了0.8%,當時我曾詢問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信息部(他們是電力行業的綜合統計部門),究竟電力行業的單位GDP能耗上升和下降是怎么計算的?他們說沒有作這方面的計算。今年年初公布2006年全年單位C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23%時,沒有提電力行業是上升還是下降?
??? 電力行業的能耗有3項:發電煤耗、廠用電和線損;如果用供電煤耗.那么只有兩項:即供電煤耗(注:其中包括發電煤耗和廠用電)和線損。2006年上半年全國火電廠供電煤耗下降6 gce/kWh,全國線路損失率下降0.22個百分點,兩個指標都有下降,照理講電力工業的產值能耗應該是下降的,怎么反而是上升0.8?至于電力行業產值能耗下降對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升降起什么作用,就變得復雜了,這里涉及電力的使用效率問題。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5%,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4%,電力彈性系數為1.33,也就是說萬元產值的耗電量是上升的,如果電力行業的節能率小于產值耗電量的上升,那么產值耗電量的上升,造成萬元產值耗電的能源消耗上升,但是多用了電力能源,說明電力替代了其他能源,如果由于多用電能節省更多的其他能源,那么多用電會使萬元產值能耗下降。所以電力行業單獨計算是否節能是很困難的。
4、關于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既要抓供應側也要抓需求側
???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電力行業的節能減排,不能光抓供應側,供應側的節能有可能被需求側的耗電量增長所抵消,而且由于中國電力工業已有的能源利用效率已經相當高,即使努力節能減排,總的節能量仍然有限,所以必須抓需求側的節能。
??? 中國2005年電煤消費占煤炭消費量的比重達到48.93%,電力消費的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比重也已達到41.7%,電能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達到18.19%,電力是名副其實的能源消費大戶。說明電力行業是能源轉換行業,是把一次能源轉換成二次能源的行業,節能分成兩塊,一塊是供應側轉換過程的節能,一塊是需求側用電力替代其他能源的節能。
??? 在電網運行方面,國家南方電網公司提出的節能力求“三個轉變”,可以促進電力行業的節能減排。南方電網公司要求實現的“三個轉變”是:發電組調度要從滿足電網運行需要轉變到節能發電調度;電網建設要從滿足電網發展需要轉變到更有利于提高電能效率;優質服務要從保證用戶供電需要轉變到利用節能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這就是說電網企業要轉變觀念,電力銷售要從為企業創造利潤轉變到為客戶節能服務。
??? 在電力需求側節能方面,我們要吸取日本的教訓。按照《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日本要在2012年前在溫室氣體排放量上,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削減6%。到2005年由于產業部門減排尚有差距。而居民生活和運輸部門用能增長沒有控制住,結果產業部門減排的成果被居民生活和運輸部門能源消耗的增長所抵消,使得2005年的排放量不僅沒有消減,反而增加了8.1%。中國目前把節能減排目標瞄準產業部門,并且把節能減排的重點放在工業部門中耗電,耗能大的企業,這當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對建筑耗能、交通耗能也不能放松。中國不同于發達國家,城市化和工業化都已完成,中國目前正處于城市化、工業化階段,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如果不能抓緊城市的建筑節能(包括居民生活用能)和交通部門用能,這兩部分的能源消耗急劇增長,也會像日本一樣把產業部門的節能貢獻抵消。所以我們要強調人人抓節能,處處抓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