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混改快進鍵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又有新動作。
前段時間國家電網公司宣布12個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后,11月25日,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與廣匯汽車服務集團股份公司合資成立的“國網廣匯(上海)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上海市黃浦區正式揭牌。兩家企業以50%對50%的股比注資,攜手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后服務市場。有媒體稱此為 “售車大咖牽手電網巨頭”“合作實力超群”,對兩者業務合作評價積極。
而無論雙方提及的“后服務”,或強強聯合的合作模式,瞄準的都是市場二字。
混改加速,除了領域更廣、速度更快、力度更大之外,還將帶來什么?
1
激活產業大盤
11月19日,廣匯集團發布公告預報了合資公司的揭牌。這家在“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7次登頂的民營企業,它的官網上對合資公司成立這件事用的新聞標題是“強強聯合布局新能源領域,推動產業升級引領行業發展”。
而在廣匯集團發布的企業半年報告中,仍提到“行業面對挑戰”“市場競爭加劇”等現實情況。優化結構,轉型升級,不僅是國企的現實所迫,也是民企的突圍關鍵。此前,廣匯集團已經與長安汽車、中汽協、騰訊科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并開展多方面合作。
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311萬輛,2018年全社會公用充電量超過35億千瓦時。在經歷了規模增長、補貼助力后,如今補貼退坡倒逼技術升級,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洗牌。政府的意圖非常明確,由政策支撐轉向政策與市場并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出路,在于從大規模建設轉向建章立制、整合規范、有序發展、注重質量的新階段。
補貼退坡沒有影響市場的熱情。奧迪、奔馳等傳統車商巨頭紛紛加入新能源汽車研發行列,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走向逐漸明朗:無論是核心技術或者“后服務”市場,雖路途艱險但仍前景廣闊。
國網廣匯(上海)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是公司在電動汽車產業領域的第6個合資公司。此前,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已跟恒大集團、招商局集團、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企業開展相關合作,混改在新能源汽車銷售、社區充電、高速公路充電站、充電網絡平臺、物聯智能終端等產業鏈關鍵環節落子。
其創新服務業務也為解決行業“痛點”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出“車電包”服務,用戶購買電動汽車時可以優惠價格購買一年或者多年的電量;在社區試點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可為車主智能選擇低谷時間充電,節省充電費用;在聯行APP上接入全國所有的充電樁,讓車主一款軟件走遍全中國……
資本的紐帶將產業鏈上的各市場主體緊密聯系在一起,產業生態圈聚合力量、碰撞思想,關注價值創造與利益分享,并惠及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主體,將利于從整體上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北京產權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汝川表示,產權資本市場作為推進國企混改的主要陣地,在助力中央企業混改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今年前10個月,共有95家中央企業通過北交所實施混改,引入社會資本262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電力、民航、電信、軍工等七大關鍵領域內的央企共實施混改23項,引資規模39.2億元,同比增長27%。
2
落子經濟棋局
在成立的合資公司中,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并不追求絕對控股,至多占50%的股份。在有的合資公司,公司占股比例更低。這樣的“退”,“讓渡”更多的空間給社會資本,顯示出公司推進混改的堅定態度和與民企合作的誠意。
電動汽車領域僅是公司混改開放的多個領域之一。在特高壓、裝備制造、抽水蓄能、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公司已向資本市場敞開大門。電網主業、清潔能源、信息通信、科創產業等多層次、多維度、多領域的混改落子,透露出公司改革邏輯的一個切面。對于市場研判的理性思考以及產業走向的全盤眼光,公司有更深層次的考量:國有資本已經并將在更多的國民經濟關鍵領域發揮作用。
根據公司的消息,目前開放的十大領域后續工作有序推進。特高壓直流工程對外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在增量配電領域,公司控股的項目基本完成項目公司組建并開工建設;交易機構股份制改造加快推進,24家省級交易機構中,地方政府已出臺21家的股改實施方案;綜合能源領域,江蘇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完成股權轉讓;安徽桐城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各投資方已達成投資協議;裝備制造業務優化布局工作持續推進,南瑞集團組建IGBT合資公司;信通領域,與岷江水電上市公司簽署重組意向協議;國網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就投資設立中美合資公司事項履行內部決策程序;金融領域,置信電氣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經上市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獲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同意,已報中國證監會審批。
而“混”不是目的,“改”才是關鍵。
過去一段時間里,改革三大新政密集發布。11月8日,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11月11日,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11月14日,發布《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從混改引入資本、股權激勵事項到完善管理制度以及健全監督評價體系等方面,國資委提出具體可操作性的要求。目前,國家正抓緊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在“混產權”的同時更加強調“改機制”。
混改加速,有利于國企完善現代企業治理體系。多種資本混合,意味著在企業經營者的選拔、企業的經營決策、企業的利潤分配等企業重大問題上,會減少決策風險。而各類資本之間也會形成約束力,促進混改后企業各方面參與公司治理力量的有效制衡。
“合資公司全部采用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人員能進能出,薪酬能上能下,高管全部采用市場化聘用的方式招募。”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總經理沈建新說。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本部的改革也已經制定初步方案,預計將打破行政職別,向更加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轉型,薪酬、崗位等全部與市場化的企業運作方式接軌。
公司正在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厘清企業各治理主體的權責邊界,規范董事會建設;深化市場化金融單位選人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職業經理人選聘管理制度;開展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推進科技型企業分紅激勵。今年年初,國家電網公司確定了“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著眼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從宏觀的公司治理,到微觀的人才激勵,都在發生巨大的轉變。
“下一步,國家電網公司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國家部委改革試點為重要突破口,在更大范圍、更高層面,以更大力度、更快進度,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以資本的‘混’促進機制的‘改’,努力打造一批改革典范,進一步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國網體改辦主任楊新法表示。
于企業層面,以混改為首的市場化改革將加速推進,更多的授權讓企業自主權加大,提升運行效率;而機制改革則讓國有企業更加適應現代市場競爭,在不斷完善治理體系中積累競爭實力。
于宏觀經濟層面,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國企在一般性競爭領域敞開大門引入社會資本,不追求絕對控股,而是攜手共進。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的進一步平衡有利于營造更有活力、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更多領域展開的混改也將為企業注入更多的內生動力。一個個企業的成長最終將形成中國在全球經濟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力。
國企混改布局更加理性適度,政策落點更加注重資本監管、混改質量。這波操作都明確指向一個終極目標:改革是手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才是終極目標。畢竟同場競技,是對手是伙伴,仍是實力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