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國家電網公司信息通信工作會議上就已經提出要打造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智慧企業,引領具有卓越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
此后華為與南瑞信通積極響應,推出IoT-G230MHz“使能全業務泛在電力物聯網”方案(其是基于4.5G,面向5G的解決方案,通過電科院(具有全頻段,抗干擾等9大優勢),之后電科院副院長王繼業發表專題報告進一步明確了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架構形式,產業關注度逐節提升。
其實泛在電力物聯網這個概念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復雜。泛在電力物聯網本身是邊緣計算發酵而來的延伸概念,屬于邊緣計算的應用層,所謂泛在電力物聯網,通俗來說其實就是智能電表抄表系統,遠程抄表讀取電數據,然后通過電力軟件網卡把數據傳到電力計費系統。比如一個社區可以通過NB-IoT管理所有的水表氣表電表,一個工廠可以通過NB-IoT管理所有的設備運行監控空調消防等。
那么,什么是NB-IoT呢?
NB-IoT是IoT領域一個新興的技術,支持低功耗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廣域網(LPWA)。
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是萬物互聯網絡的一個重要分支,NB-IoT構建于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于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NB-IoT支持待機時間長、對網絡連接要求較高設備的高效連接。據說NB-IoT設備電池壽命可以提高至至少10年,同時還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內蜂窩數據連接覆蓋。
因此,NB-IoT是新一代窄帶物聯網傳輸技術,由中國制定標準并在全球推廣實施。較傳統2G網絡,他具有廣覆蓋、低功耗、低成本、信號強等突出特點。特別適合像遠程抄表、環境告警、狀態監測等低頻次、固定周期的數據傳輸應用場景。目前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已完成了全國的NB-IoT網絡建設。
資料顯示,目前國家電網系統接入的終端設備超過5億只(其中4.5億只電表,各類保護、采集、控制設備幾千萬臺),根據國家電網的規劃,到2030年,接入SG-eIoT系統的設備數量將達到20億,整個泛在電力物聯網將是接入設備最大的物聯網生態圈。
根據目前所獲得的信息分析,將來在SG-eIoT系統的建設中,電力無線專網、NB-IoT、北斗定位、IPv6、5G、國產芯片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新技術將被大規模的應用,整個泛在電力互聯網將打造成全部關鍵技術由國產設備支撐的技術體系。
顯然,窄帶物聯網(NB-IoT)為遠程抄表帶來巨大便利,擺脫傳統集中器模式,省去布線施工,讓電表像一部部手機,可直接聯網,讓能耗數據隨時隨地輕松掌握。
因此,除了國家電網旗下那幾家主要的上市公司以外,窄帶物聯網(NB-IoT)智能電表絕對是國家電網積極推進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最受益的行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