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電源必將迎來快速發展,國網預計2025年末分布式電源總裝機將超過1.8億千瓦,分布式光伏總量將達到1.1~1.2億千瓦。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提升至30%以上,源-網-荷互動要求不斷增加,配網有源化特征愈發凸顯。
孫中林表示,“十四五”配網新變化將帶給亨通新機遇。“十四五”期間,配網相關業務將存有巨大市場機遇,也是實現亨通電力產業集團電網系統業務增量增長的主要抓手。主要在兩方面:
首先,能源結構轉型將推動電網投資向配電網環節傾斜。
隨著新能源發電并網比例持續提升,以及電動車充電站的持續增多,其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的特征會影響電力系統的運行特性。能夠兼容新能源并網,實現負荷側交互,支持多元化電源靈活接入的智能配電網成為未來電網發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來,“數字電網”“堅強智能電網”“電力物聯網”“能源互聯網”等新概念層出不窮。從配電網建設來看,根據中電聯數據,全國配電網投資占總投資比重一直保持 40%以上的較高水平,且呈現穩中有升趨勢;在電網投資總額持續下降的情形下,2018、2019 年全國配電網投資同比分別增長7.8%、6.4%。此外,我國配電網自動化覆蓋率和線損率提升還尚存空間,供電可靠性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未來配電網投資有望保持穩中有升的趨勢。”
其次,電網智能化的投資規模巨大。
受益電力物聯網和配電網智能化趨勢,“一二次融合”發展空間廣闊,預測配用電端投資的占比會持續上升,同時,基于電力物聯網建設相關的智能化、信息化領域投資的占比會大幅上升,預計未來 5 年電網智能化的投資規模巨大。而在智能電網的建設中,無論是配電網架結構優化、配電設備的升級與智能化還是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都將加速促進一二次融合的趨勢。
據了解,在“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完成超90萬項配網工程建設,配電自動化覆蓋率達到90%以上,較“十二五”末增長80%。“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也明確提出“地市公司新一代配電自動化主站全覆蓋,饋線自動化線路覆蓋率達到80%,臺區智能融合終端覆蓋率達到80%”的目標。針對“十四五”規劃發展總體布局,國網將圍繞“站-線-臺-戶”四大物理環節,從設備、通信、系統以及源網荷友好互動四個層面推進配電網數字化轉型,電網智能化的投資規模巨大。
當前,配網發展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在配電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配電網設備規模總量大,設施設備標準化程度低;配電網發展速度、變化速度快,客戶對電力依賴度高,服務需求更加多元化、多層次;清潔能源消納壓力大;電動汽車可變負荷沖擊大;配電網一線運維壓力大。
孫中林表示,“是挑戰也是機遇,亨通將不斷的研發投入與科技創新,服務全球電力系統的轉型與升級是亨通的責任和使命。亨通已深耕智能電網領域多年,形成了覆蓋全電壓等級、全規格、全系列的產品解決方案,同時面向電力物聯網發展需求,在直流配網系統、智能融合終端、智慧管廊等新產品和系統方案持續研發并推進市場應用。”
“我們需要加快綜合能源管理平臺建設,集中優勢資源推動電力產業結構優化。”孫中林對智能電網發展充滿信心,“亨通電力將以持續的科技創新為企業賦值,為產業賦能,服務電力產業邁入數字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