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發的全球疫情使得全球經濟以一種變幻莫測的形勢重塑著各行各業的發展――互聯網和數字化的電子商務在全球范圍內增長了近4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航空旅游業,卻經受了自產業化發展以來最嚴重的打擊。而在后疫情的“常態化”時代,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將被提速,電氣行業同樣需要順時取勢,首當其沖。
這是在2020年8月6日,施耐德電氣召開的以“創贏?數字化未來”為主題的智能配電峰會中我們獲得的信息。
在峰會中,業內眾多專家與企業代表圍繞產業趨勢、創新技術、行業生態、業務模式、綠色能效與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共話能源管理未來。施耐德電氣同時發布了多款創新數字化產品與解決方案,推進配電智能化在2020年走上新臺階。
電力作為當下最為高效的能源形式,對支撐全社會的正常運轉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電氣數字化轉型將能夠在節能增效和低碳化方面貢獻力量,從而助力綠色可持續發展。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全國銷售部負責人張煒認為,未來的電氣發展有兩大趨勢:第一,用能側對用電可靠性的期望是100%沒有誤差,這意味著配電系統越來越重要;第二個,由于電網系統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滲入,整個電氣系統會變得更復雜。這就對電網的敏感度、響應能力、智能感知力有更高的要求。
針對于此,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能效管理低壓業務中國區負責人李瑞在《順時取勢,數字配電正當時》的主題演講表示:“隨著用戶對用電可靠性期望的不斷提高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更多應用,未來的電氣系統將變得愈加重要而復雜,傳統機械式的配電系統將變得‘不堪重負’。施耐德電氣將通過打造更多智能產品、軟件和服務構成完整的智能配電解決方案,從設計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各環節實現化繁為簡。同時利用更加開放的協作平臺、更多樣化的數字工具和覆蓋全球的EcoXpert生態計劃不斷完善能效管理生態圈,并基于深厚的行業洞察,充分融合數字化與電氣化,形成更高級別的管理方式,從而創造一個電氣新世界,讓客戶在節能增效、安全可靠等方面盡享多重收益。”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在國內某古城配電系統改造項目中,施耐德電氣為該地區配電網更新了全套的數字化中低壓的配電產品、軟件與服務,使得該電網系統連接更加清晰、通訊更加可靠,大大減少了電網修復時間,以及用戶區內的停電時間,并將電網運維工作量降低了近1/3。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在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中,底層數據是基礎,而如何使數據全面感知,并利用數據進行能效管理,這就涉及到了施耐德電氣的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
施耐德電氣副總裁,數字能效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張宗明和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關鍵電源業務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文沁就施耐德電氣依托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建立的智能配電數字新生態進行了解讀:“通過對底層產品的完善,以及平臺架構的不斷升級,施耐德電氣在邊緣控制層逐漸完成可監控到可跨系統、跨云邊控制的轉變,進而通過應用、分析及服務對大數據的利用,形成對系統的全局洞察和場景的全景覆蓋。”
此外,基于不斷完善的中低壓一體化及強弱電一體化解決方案,施耐德電氣在構建數字配電新生態上,進一步提升了對供電可靠性和連續性的保障,實現預測性維護,為客戶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在峰會“從供電側到用電側,創新技術與產業趨勢”圓桌論壇上,原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配電首席專家丁榮,藍廳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何軍和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能效管理中壓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韶峰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國網數字新基建進行解讀,分析了從供電側到用電側的產業鏈當中需要關注的創新技術和趨勢,探討了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問題。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能效管理中壓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韶峰認為:“‘能源變革’和‘數字革命’將使電力相關企業變成以數據為中心的企業。施耐德電氣正通過持續創新,憑借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的配電物聯網解決方案,以物聯為手段,向數據要價值,將數字化變革真正轉變為產業優勢,助力從供電側到用電側的數字化轉型。”
至此,施耐德電氣2020年創新峰會-智能配電峰會迎來高潮:此次峰會重磅發布了多款明星產品:新一代預制低壓成套設備和新一代ComPacT NSX塑殼斷路器、無六氟化硫(SF6-free)中壓開關設備、環保型中壓環網柜RM AirSeT和SM AirSeT及環保型中壓充氣柜GM AirSeT,繼續引領配電領域的全面革新。
配電領域愈加分散化和復雜化的系統設施,以及更嚴苛和專業的行業應用需求,使得設備全生命周期各環節都面臨著更大挑戰。施耐德電氣新品秉承企業數字化基因,在專業、安全、智能、高效方面進行全面優化,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提高用電可靠性,提升供配電系統的運維效率,全面幫助客戶挖掘并釋放數據價值。
充分融合數字化與電氣化,是施耐德電氣在創造電氣新世界過程中的重要舉措,從而不斷加強對數據價值的挖掘,以及與產業鏈參與者的合作和行業經驗積累,一同優化能效管理水平,促進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共同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