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進入下半場,“電力先行官”的步調如何?7月21日至22日召開的國家電網公司年中工作會議,揭開了部分答案。
“穩、進、育、開”四字訣正是國家電網公司下半年的工作總要求,也是必須要“明”之“勢”。
當下,外部形勢復雜嚴峻,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加劇,中國產業鏈安全承壓。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了1.3%,國家電網的經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化危為機,底盤要穩。對企業而言,效益是生存的價值和基礎;對國企來說,經濟責任是履行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的基礎。這次國網年中會開出深入實施提質增效和產業升級專項行動的“穩經營”良方。
以國網上海電力為例,通過摸清資源、盤活存量,合理應用稅費、人力等政策,挖掘降成本空間;同時,搶抓數字新基建機遇,以便捷智能多樣的優質服務贏得客戶和市場。“早一天接電就早一天賣電”的雙贏思路下,國網上海電力利潤自4月由負轉正。
提質增效、產業升級正也是企業發展方式向穩健經營型轉變,實現規模和效益雙擴展、總量和質量雙提升的必由之路。
年中會召開的前一天傳來好消息:國網連續16年獲得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A級。做好穩經營,包括國家主權級信用評級的榮譽要守牢,這樣才能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
對于電網企業而言,穩安全也是題中之義。
前不久,有高考生直接發問省級電力公司一把手:想學電氣,但父母覺得這個行業不安全,怎么辦?這背后值得深思。如果回顧近10年來全球發生的27起大停電事故,自然災害、運行管理、外力破壞、設備管理、網絡攻擊等是事故主要原因。以史為鑒,為我們敲響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注重大電網安全的警鐘。
當然,“穩”的主體還在于每一個電網人。
像奮戰在疫情保電一線的江夏知音、蔡甸知音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們,聞汛而動的陳福、張傳忠、莊勇等,都展現了電網鐵軍的風采和隊伍的凝聚力。
穩是底盤,是基本盤,更體現出如磐的戰略定力。
2、“進”為導向
穩中當有進。與其被沖擊,不如去沖浪。
改革、創新、轉型是破解難題、促進發展的“關鍵一招”,也是這次年中會上,國網確定的下半年四項重點工作其中的三項。
當下,中美經貿之爭更加凸顯了核心技術“在我”的重要性、緊迫性。
國家電網許多技術已經世界前列,還有一些甚至領跑“無人區”,但創新無止境。
這次年中會特別提到要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勞模創新工作室、QC等職工創新是一條激活創新的路子;通過對科研人員實施股權、分紅激勵也能釋放干事熱情。這就是回歸創新的主體在于人才這一第一資源。
再比如,目前數字賦能電網轉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網上國網”實現了線上業務高效辦理,“電e金服”減少了業務流轉、加速了電費回攏速度。那么,該怎樣更進一步?
在提高電網本身管理效率之外,數字技術賦能電網還需要提高電力系統的效率,這就是進;在數字賦能基礎上,同步進行機制、體制等多元的賦能,這也是進。這也是從電網向能源互聯網之進。
“進”讓穩更出彩,也是在變局中騰挪出更大發展潛力。
3、“育”為手段
實現穩中求進,“育”是實現手段。
“當桅桿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并能掌握住它。”毛澤東所認可的領導力,其實在某種程度就是“育”。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大云物移智”等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這既為傳統產業升級提供了難得機遇,也催生了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
如何把握趨勢“育”新機?
從這次疫情期間發揮極大作用的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可以看出,電力大數據的價值被越來越多認可。復工指數基礎上,電力景氣指數、電力消費指數、供電服務情緒指數、夜間經濟活躍指數等多種模型衍生出來,被納入城市大腦或者被政府訂購。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把電力大數據富礦挖到極致,就是一個育新機的過程。
“育”也是讓“優勢”最大化、成品牌。
“特高壓”如今已淬煉成中國電工技術的亮眼名片,再加上中國企業的“基建狂魔”特質,國家電網出海建設、運營電網的優勢很大。國際疫情也催生出新的并購機會,穩固優勢并拉大優勢,就需要繼續向海行,“育”見海闊天空。
“育”的過程也要目光長遠、久久為功,多措并舉。
找準動能并培育動能,明確優勢并擴大優勢,發現新機并孕育新機,“育”就是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從“穩”到“進”到“育”,最終的落腳點還是“開”,還是要真正“落地生花結果”。打造百年老店,要初心如磐,也要不斷開辟新戰場。
對國家電網而言,傳統的“量價”模式之路難以為繼,必須要向新空間、新領域要效益、要未來。
打開新空間,最形象的就是數以千萬計的電力桿塔“空間”。隨著5G發展,基站建設需求量大,共享桿塔也必將成為一片新藍海。這就是“空間”合理的基礎資源商業化。
主導產業是根本,但也要支撐、新興、省管產業多條腿走路,才能通過產業鏈“一條線”激活產業集群“一大片”。從效益上來看,以綜合能源服務為例,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97.99%。更進一步,產業間的有效協同,能產生1+1>2的效果,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
產品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企業強。在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同時,國家電網努力開創新局面,意在長遠。當前,公司“十四五”規劃正在如火如荼編制當中,好的規劃在于有前瞻性,系統性、操作性,能夠對接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開”意在高質量、可持續,以系統最優解,實現客戶、企業、社會等全盤贏。
明勢方能知責。
穩中求進,進中育新。迎難而上育新機,勇于擔當開新局。
“穩、進、育、開”四字訣并不是獨立的,而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四字訣”訣竅何在?大國重器責任擔當,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