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與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十家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之一。在建設“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開局之年,公司高舉改革大旗,牢牢抓住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戰略突破期,在變革中迎接挑戰,在發展中破解難題,以更高站位、更大決心,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改革,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不斷前行。
1
以更高站位更大決心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我們覺得現在用電制冷空調比較劃算,商場制冷面積由原來的1萬平方米增加至1.6萬平方米,但全年空調制冷運營成本預計將減少11.8萬元。”湖北荊門金城大廈(集團)實業公司副總經理趙勝甫說。
這背后是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國家“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決策部署的積極行動。2018年,公司累計降低客戶用電成本915億元。2019年,公司落實“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的改革任務,全年累計為客戶降低用電成本791億元。
電力體制改革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致力增進人民福祉。從2015年中發9號文開始,理順電價形成機制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降電價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既能釋放電力體制改革的紅利,同時其緊迫性也倒逼電力體制加速改革。
2019年,輸配電價改革有序推進。公司主動做好電價研究工作,推動適應輸配電價改革的各項電價政策基本形成;組織各單位全程密切配合參與第二輪成本監審。目前,國家發改委已正式向公司征求對第二監管周期輸配電定價成本核定情況的意見。
今年6月20至21日,四川、福建、山東電力現貨市場相繼啟動模擬試運行。至此,公司首批6家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單位全面啟動試運行,電力市場建設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為持續深入推動中長期交易規范開展,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組織修訂了《跨區跨省電力中長期交易實施細則》,積極探索省間交易組織方式,研究起草省間、省內電力市場核心規則,推動健全統一的電力市場規則體系;加快推進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研究制訂了《2019年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突破年工作計劃》,開展省間現貨交易試點,推動省級現貨市場試點建設、省級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和兩級現貨市場聯合運作和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加強電力市場統籌設計,在現貨試點過程中積極探索和整體推進包含中長期和現貨的完整市場建設。
同時,公司充分利用跨區省間通道富余輸電能力,多措并舉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
各電力交易平臺規范高效運作,常態化開展交易,通過進一步打破省間壁壘和市場分割,促進了市場交易電量的大幅增長。據統計,2019年1~11月,公司經營區域內市場交易電量1.88萬億千瓦時,占公司售電量的46.1%,減少客戶用電成本413億元。其中,省間交易電量9679億千瓦時,占公司售電量的24%。預計公司全年市場交易電量將超過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
活躍的市場交易促進了清潔能源消納電量穩步提升。2019年,預計公司經營區域內清潔能源交易電量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其中,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交易電量45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公司積極利用清潔能源省間交易、發電權交易、跨區域省間富余可再生能源現貨交易等市場化交易,為新能源利用率達到96.7%發揮了重大作用。
為了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進來,公司還搭建公開透明、功能完善的電力交易平臺。8月26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增資項目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正式披露。這是公司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精神,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重大舉措。目前,24家省級交易機構中,地方政府已出臺23家的股改實施方案,其中22家的增資方案上報國務院國資委審批。
以市場化為導向,公司積極推進增量配電改革試點。今年以來,公司多次召開加快推進改革座談會、政策宣貫培訓會,督導省市縣公司全力配合各級政府開展試點項目申報、配電區域劃分、規劃編制等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公司經營區域獲批復的試點共321個(占全國的80%),確定業主154個(其中公司參與68個),組建公司122個,取得電力業務許可證63個。
增量配電改革試點落地見效,公司以投資共擔、建成移交、整體運營方式,開拓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鋼新園區用電市場,探索出公司參與配電市場競爭的新模式。增量配電改革不僅是運用市場化手段促進配電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探索,也承擔著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激發社會資本活力、打造更多新的市場主體的重任。
12月13日,西藏自治區的66個代管縣級供電企業,統一劃轉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直接管理。建立資產明晰、權責明確、管理規范的現代管理制度,這既是公司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也將對未來西藏自治區能源安全和西藏電網改革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下一步西藏自治區統籌城鄉電力一體化發展,持續提升藏區農牧區供電服務質量,造福西藏當地經濟社會和人民,發揮重要的體制保障作用。
2
以混改為主線全面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公司在國有企業改革上堅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主線,以資本融合的方式引入戰略資源,以資本的“混”促進管理的“改”,實現多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持續增強國有資本的帶動力和影響力。
6月21日,國網恒大智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完成注冊,這是公司與產業鏈上下游共謀發展、共享成果,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舉措之一。國網恒大智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是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與恒大高科技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8億元,股權比例為各占50%。該公司將充分利用公司電力資源和恒大物業經營優勢,拓展社區充電市場和有序充電應用。
公司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切實轉換經營機制,充分發揮各種所有制資本共同治理的重要作用。2018年12月25日公司發布深化改革十大舉措,向社會各界表達了公司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踐行國有企業“六個力量”、開創深化改革新局面的堅定決心。
不到一年時間,2019年11月19日、20日,“開放資本?共享合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引入社會資本專場推介會”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相繼舉辦。公司全面展示深化改革的最新成果,集中推介了12個重點混改項目,引入社會資本。這是公司積極開展國資國企改革、加速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實踐,向社會資本“敞開大門”將推動實現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共創共贏,激發資本合作的乘法效應。
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為了建立現代企業治理體系,完善企業治理結構,讓企業在改革中增加競爭力和活力。
目前,公司有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正在初步建立――厘清黨組、董事會、經理層等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形成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運行機制;加強規范董事會建設,公司系統二級單位中,除9家分公司性質單位按照法律規定不設立董事會外,其他均組建了董事會;深化市場化金融單位選人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職業經理人選聘管理制度,規范職業經理人管理;在英大集團所屬4家金融單位(英大資產、英大基金、英大產業基金、英大期貨)選聘了15名職業經理人。
2019年,公司國資國企改革領域更加縱深發展――開放領域不僅包括電網建設、裝備制造、抽水蓄能、電動汽車、綜合能源服務等,更涉及健康養老、生物質發電等領域。合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公司采取宜控則控、宜參則參的方式,多層面加大與社會資本的合作。體制機制全面轉變――此次混改切實轉換經營機制,充分發揮了各種所有制資本共同治理的優勢。這些改革舉措的推出,標志著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邁入全領域鋪開、實質性操作的新階段。
在電網業務領域,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項目確定意向投資者并簽署合作協議;公司經營區域確定引入社會資本的增量配電項目業主138個;北京電力交易中心通過進場掛牌引入社會投資者。
在產業金融領域,公司收購整合遠光軟件上市公司股權;依托既有上市公司推進信息通信、金融業務重組上市,助力相關業務高質量發展;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與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合資設立聯行科技,共同打造全國充電網絡平臺,與恒大集團合資成立智慧能源服務公司,推進多層面、多項目混改,被中宣部列為“國企改革在基層成效”的重點選題。
這些優質資本的引入,可以推動公司更好地改善資本結構、優化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不斷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增強國有資本的帶動力和影響力,提高企業競爭力、創新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向各類資本“敞開大門”,建樞紐、搭平臺、促共享,與公司建設共享型企業的目標不謀而合,也將為全行業和更多市場主體發展創造更大機遇。
3
順應發展大勢大力推進內部管理變革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面對新時代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公司順應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相融并進的發展大勢,不斷自我變革,促進企業管理轉型升級,在今年年初創造性地提出“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目標,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取得初步成效。公司落實國資委“三個領軍”“三個領先”“三個典范”要求,研究編制《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行動綱領》,形成18個專項方案、 5個維度10項關鍵指標、8個方面26項重點工作的目標任務體系;組織開展實施方案編制和重點項目申報,指導各單位研究提出600多項重點突破的關鍵領域和環節。
為發揮先進單位的探索創新和引領帶頭作用,公司遴選10家單位成為典型引領單位,逐一明確重點工作要求,分別在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上取得新成績、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上實現新突破、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應用上取得新進展、優質服務和經營業績上取得新提升、現代企業管理上推出新亮點。
三項制度改革是企業管理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部署。在企業管理變革過程中,公司以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加快建立與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相適應的勞動、人事、分配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員工積極性,為“三型兩網、世界一流”建設積蓄能量。
一場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轉變在國網湖北電力上演。得益于全面推進班組長、供電所長聘任制,設定三類員工考核退出機制,實施冗員轉崗分流等措施,“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增能減”的局面在該公司形成。
“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完善科技人才激勵機制。”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公司在科技型企業、市場化單位研究推廣崗位分紅、項目分紅、股權分配等激勵方式。
2019年1月,國資委正式批復南瑞集團所屬上市公司國電南瑞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方案。國電南瑞向990名激勵對象授予3845.1萬股股票,成為公司首個實施股權激勵的單位。
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公司系統內首批實施分紅激勵的試點單位之一。據統計,聯研院2017年、2018年分別有65人、108人參與了崗位分紅激勵,分別占職工總數的13.52%、22.34%,共兌現崗位分紅激勵總額1230.82萬元。
一系列的改革真正激發了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動力和企業活力,在建立中長期激勵機制方面具有良好示范效應。
2019年,公司把“放管服”改革作為加快“三型兩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公司制訂印發了兩批185項“放管服”事項清單。
充分放權授權,各單位自主決策的電網項目規模達到公司年度發展總投入的70%以上,電網項目“綠色通道”備案數量同比減少50%;放寬項目儲備入庫條件,審批流轉時間節約40%,94%的儲備項目入庫下放至各單位;協議庫存采購全流程時間從50天減少至3天,500千伏~750千伏電網工程招標采購周期壓縮10天以上;各電壓等級項目可研設計一體化招標采購周期壓縮50天以上,項目前期工作時間平均縮短30%以上;人員活力有效激發,省公司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指標由18項減至12項,直屬單位不超過9項,清理總部63%的表彰項目,表彰對象壓縮68%,省公司級表彰項目和規模分別精簡49%、46%;各項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優質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優化了營商環境,獲得電力指數從14位提升至12位……
在內部瘦身健體上,公司大幅壓減集體企業數量,企業經營管理狀況普遍向好。截至2019年12月,共壓減集體企業3704戶,占總戶數的72%。分流安置10萬余人。年底前各省級單位完成產業管理公司組建運營,集體企業規范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實現與主辦單位有效分離。
2019年,公司改革蹄疾步穩,在全方位、全領域鋪開,不僅對內釋放了發展活力,也對外共享了改革成果。2020年,公司的改革步履將更加鏗鏘,在改革深水區持續發力,再接再厲,沿著改革開放的道路繼續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