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色低碳,新技術直擊中低壓六氟化硫電氣設備痛點
眾所周知,由于六氟化硫氣體卓越的絕緣性能和滅弧能力,良好的散熱能力,使得六氟化硫氣體被廣泛的用于中低壓開關設備中。但是,由于六氟化硫相比于二氧化碳而言,具有極強的溫室效應, 使得開關設備中的氣體進入大氣候會對環境產生較大的影響。
相較于高壓設備,當六氟化硫被應用到中低壓電氣設備時,氣體的逃逸、排放問題就更加嚴重了。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能效管理中壓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韶峰表示:“在中低壓電氣設備使用六氟化硫的過程中,回收處理六氟化硫氣體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中低壓電氣設備數量龐大且分散,單個設備使用氣體量又小,所以中低壓電氣設備六氟化硫氣體的回收遠沒有達到50%的回收標準。”目前,全球每年大概有1萬噸左右的六氟化硫氣體被應用到中低壓電氣設備上。
據了解,六氟化硫對溫室效應的影響相當于二氧化碳的2萬3千倍,如果做一個簡單的換算,每年應用在中低壓電氣設備上的六氟化硫就相當于2.35億噸的二氧化碳,這個數字基本等量于全球每年16%的汽車溫室氣體排放量。施耐德電氣能效管理中壓業務,中壓開關設備業務首席技術官Christophe Prévé表示:“這里面雖然有一部分氣體可以通過回收再利用,但是絕大部分都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到了大氣中。所以,降低六氟化硫排放量、推廣無六氟化硫技術對于電力行業來說是一個真正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Christophe Prévé介紹:“施耐德電氣無六氟化硫技術要保證它能夠去替代六氟化硫的作用需要我們不斷創新。首先,施耐德電氣使用了兩項非常成熟的核心技術,一是真空開斷,二是空氣絕緣,但是如何把這兩項技術結合起來就是我們新技術的核心技術點。”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能效管理中壓業務,市場與戰略副總裁薛毅補充道:“在負荷開關的設置上,我們采用了創新的并聯真空開斷的技術,這樣一來,真空滅弧室就只有在開斷時才參與到整個電氣回路中來。整個真空滅弧室每次開斷只需十毫秒左右。這就意味著在斷路器工作的30年的使用周期中,真空滅弧室的工作時間僅為一秒鐘, 使得他的穩定性遠遠超過傳統的串聯負荷開關技術
目前,應用無六氟化硫技術的環網柜產品已在瑞典的E.ON Sweden項目中投入使用。由于該技術結合了干燥空氣絕緣、真空開斷,保留完全相同的三工位操作習慣, 從而打消了使用者對新技術應用的擔憂。此外,該項目上應用無六氟化硫技術的產品保留了和其所替代產品一致的外觀尺寸,使得整個項目以最小的改變就能實現綠色升級。
據徐韶峰透露,無六氟化硫技術將最先配備在施耐德電氣市場接受度最高的三款一、二次配電設備中,包括SM6、RM6和GMA系列開關柜。
2、高效互聯,搭載數字化技術助推中國“未來電網”建設
近年來,中國的電網建設越來越“未來化”,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分別提出了“三型(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兩網(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戰略和“數字南網”戰略,這也對行業的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
薛毅表示:“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專家,施耐德電氣關注到中國的電網公司在轉型過程中已經將綠色和數字化當作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話題。施耐德電氣正以基于物聯網的EcoStruxure平臺,從互聯互通的產品,邊緣控制,應用、分析與服務三個層面,融合更多前沿技術進行創新,打造更完善的解決方案,賦能客戶快速、穩健推進數字化轉型,取得更加安全可靠、綠色可持續的價值。”
據了解,應用無六氟化硫技術的開關設備還可搭載眾多施耐德電氣的數字化技術,可為用戶解鎖數據價值,帶來更多收益。例如用于狀態監測的傳感器可以通過向復雜的分析工具(如施耐德電氣強大的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提供的分析工具)提供數據,從而解鎖預測性和預防性資產管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