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吳貴輝26日在上海舉辦的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特別活動日主題論壇上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智能電網,中國未來能源可持續發展也非常需要智能電網支撐,目前正在編制的能源行業“十二五”規劃,已將發展智能電網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
吳貴輝說,目前中國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大多具有規模化開發的條件,但遠離負荷中心,需要進行大規模、遠距離輸電,實施大范圍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因此,構建堅強的電網結構,是中國智能電網發展的題中之義。長遠來看,發展智能電網不僅增強能源保障水平,而且能夠引導并改變用戶的能源消費習慣,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他介紹,近年來中國電力工業發展迅猛,發電裝機和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9.2%和9.1%,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目前國內保障能源和電力供應的任務依然艱巨。立足國內、多元發展是中國解決能源問題的基本方針,必須在積極發展核電、水電等常規能源的同時,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發電,而依靠智能電網智能化配置資源成為提升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吳貴輝介紹,國家能源局對發展智能電網高度重視,在各級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等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啟動了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建設。先后批準成立了大型風電并網、太陽能發電、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等研發中心。國家智能電網技術研發中心建設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評審。同時,為確保智能電網健康有序發展,國家能源局還聯合有關部委組建工作組,大力推進智能電網標準化工作。
? 劉振亞:中國堅強智能電網將于2020年基本建成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26日在上海舉辦的上海世博會國家電網館特別活動日主題論壇上表示,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堅強智能電網將基本建成。屆時,我國清潔能源裝機將達到6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的35%左右,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27%左右。
劉振亞介紹,至2009年底,中國已擁有發電裝機8.74億千瓦,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37萬公里、變電容量32億千伏安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電網。隨著各國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已成為國際電力發展的重要趨勢。而我國已在去年5月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戰略目標。
劉振亞認為,堅強智能電網作為關系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轉型和電力發展方式轉變的基礎工程,發展前景廣闊,任務艱巨。近年來,國家電網在特高壓核心技術攻關、關鍵設備研制、智能電網標準、重點工程示范、試驗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重要進展。
其中包括特高壓1000千伏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和±800千伏直流示范工程分別于2009年1月和2010年7月建成投產;上海世博園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已建成投運;在北京、上海建成了第一批智能小區試點工程;到今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將完成75個電動汽車充電站、6209個充電樁的建設。
尤其是向家壩至上海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的建成投運,將使上海一半以上的電量來自中西部地區的清潔能源,成為全球使用綠色電力最多的城市。
劉振亞說,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在促進我國清潔能源發展、保障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能源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對現代城市發展和大眾生活方式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預計從目前到2020年,堅強智能電網將推動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累計超過100億噸。
(信息來源:國家電力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