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我國能源“轉危為安”呢? ??? 能源,是保證國民經濟平穩增長的基礎,既是生產資料也是生活資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當這場危機襲來后,我國能源需求明顯減弱。從2002年6月以來連續6年電力處于緊張狀況,但2008年出現負增長,一直延續到2010年6月,五大發電公司全部陷入虧損;原油價格從2008年最高每桶147美元,急劇下降到最低每桶37美元,所有的成品油油庫全部裝滿,幾十年來不得不第一次關停了一部分油井。 如何使我國能源“轉危為安”呢? ????第一,著眼長遠發展,著力拉動內需增長。我們按照“出手快、出拳重”的要求建立項目,目前在建核電機組共20座。 ??? 第二,抓住時機加大能源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至2009年底,全國累計淘汰6006萬千瓦小火電機組,每年可節約原煤6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8億噸。全國60萬千瓦及以上的機組占29.6%,30萬千瓦機組占64.6%,分別比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加快,2009年全國關閉小煤礦1000多個。天然氣發展加快,國內天然氣管道達到3.4萬公里。2009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水電、風電占32.3%。 ??? 第三,抓住金融危機導致世界能源需求放緩和能源資源需求下降趨勢,大力實施能源“走出去”戰略。2010年,我國積極開展大國能源外交,在國際能源領域的話語權大大增強,與美國開展了能源政策對話,對俄能源合作呈現出多領域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歷經十幾年艱苦談判,中國原油管道項目塵埃落定,計劃在今年底投產,年輸送量1500萬噸。中亞天然氣管道預計今年輸氣50億立方米。 ??? 第四,能源科技工作得到加強,國產化取得可喜成就,頒布了116項能源行業新標準,組建了16個能源行業試驗中心,天然氣管線、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取得了實質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