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明確轉供電收費政策規范轉供電主體收費行為有關工作的通知》(甘發改價格〔2020〕年347號)有關規定,現將轉供電電費
來自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10月1日~7日,全國日均發電量181.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6%。最高日發電量出現在10月7日,比2019年10月7日的最高值184.96億千瓦時增長5.3
綜合能源服務作為一種互補互濟、多系統協調優化的能源供應和消費模式,已成為提升我國能源開發使用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的重要發展方向和手段。國家電網推進“供電+能效服務”,構建“綠色國網”智能化信息
當前,我國正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把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和可靠供電作為重中之重,力爭讓電網更智
關于電網的輸配體制問題,中央《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文),要求“繼續進行深化研究”。一般認為該輪電改暫時不會涉及輸配體制改革,其實不然,被認為是最大亮點的增量配電
日前,江蘇省宿遷泗陽縣第28座電力專網基站―110千伏來安變電站基站建成投運,標志著泗陽縣域實現電力無線專網全覆蓋,成為國家電網系統首個縣級全域1.8GHz電力無線專網覆蓋縣,覆蓋面積1381.6平方
柔性變電站是電力電子和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它以多功能電力電子變壓器替代傳統變電站中的變壓器等一次設備,推動變電站關鍵設備由“多種設備組合”向“單一設備集成”方向發展,具有靈活組網和“一站多能”等優勢。
10月19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前三季度電力消費指數報告出爐。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浙江“新基建”建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今年7月,浙江發布了新基建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聚焦數字基礎設施
摘要:近年來,隨著電網規模的快速增長,為減小電網建設成本和改造費用,同時,提高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國家電網公司也在高溫超導領域開展了積極研究與應用。北京時間10月14日,最新一期《自然》(Nature
六部委:加快電網企業剝離裝備制造等競爭性業務,進一步放開設計施工市場!
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提到要進一步降低民營企業用能用網成本。落實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價格的支持政策,持續推進將除高耗能以外的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電價
電力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落地應用:輸電線路巡檢圖像實現云端批量識別、智能精準分析!
隨著電網建設發展,電力線路數量不斷增加,無人機等設備廣泛應用于線路巡檢。傳統的輸電線路巡檢圖像分析主要依靠人工,效率低且成本高。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發的輸電線路巡檢圖像智能分析云服務系統有效
今年8月,持續高溫天氣等因素引發美國加州電力危機,加州電網在未提前告知政府和居民的情況下,臨時采取分區輪流限電措施。期間,加州日前電力市場電價更是突破1000美元/千千瓦時,高出第三季度平均水平20-
核心閱讀:“十四五”深入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關鍵在于回歸電改“9號文”,深刻把握“管住中間、放開兩頭”這一核心思想,真正做到兩頭全面放開、中間監管有效,放而不亂、改而有序。“十三五”是我國新一輪電力體
在配電網建設改造過程中,中性點接地方式是一個久遠的問題,但是又面臨了新的問題。在新的智能配電網建設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采用什么樣的中性點接地方式,以及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挑戰呢?國網河南電科院設備評
十四部門聯合發文:通過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推動轉供電改直供電等措施進一步降低5G基站運行電費成本!
加快推進5G網絡基站建設。通過進一步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推動轉供電改直供電、加強轉供電環節價格監管等措施進一步降低5G基站運行電費成本。支持各地在站址資源獲取、資金補貼等方面加大對5G網絡建設的支持力
?11月3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面完成北方15省份10248項“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任務,為廣大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提供堅強電力保障。清潔取暖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舉措。公司2020年
配電網直接面向終端用戶,是服務民生的重要公共基礎設施,也是保證供電質量、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創新用戶服務的關鍵環節。“十四五”配電網規劃作為“十四五”電力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貫徹以人民為中心
今年,國家電網公司深入貫徹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戰略新目標,奮力開啟企業發展新征程。配電網是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配電網建設投資持續增大
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轉型不斷深化,大量的清潔能源即將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然而,大規模需求側分布式清潔能源接入,給傳統的配電網帶來短路電流增大、能效水平降低、潮流控制和電能質量控制難度增加等諸多挑戰。在建設具
當前,中國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欠缺、電網調度運行方式較為僵化,已成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的掣肘。2016至2018年間,中國棄風、棄光電量共計1389億千瓦時,相當于3000萬千瓦煤